| 图片: | |
|---|---|
| 名称: | |
| 描述: | |
“虽然有的东西现在来说用的少,可是将来或许总是有用的”,道理是有点,但有用的信息何其多也,为什么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不可把握的未知中去?分子病理当然好了,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请问普通的电子显微镜一个省有多少台?一根原位杂交用的探针需要多少钱?在有些病理科一台电脑都没有的时候,你要求他们去学分子病理还不如买上一套《外科病理学》来的实惠,当温饱未能解决的时候,小康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再说老师讲的内容也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啊,老师是辛勤劳动了,难道我们没有吗?老师讲一次课的报酬大家一个月能挣回来吗?还有,那论文是老师写的吗?课件是老师做的吗?不给补贴老师能来给我们讲课吗?悄悄告诉你,少了都不行!
“即使自己懂得很多,也要听听人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或许正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不想听那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懂的多,而是我们不懂,既然不懂又何必委屈自己坐在那里装葱?
“观点”是什么?我们基层病理医生不需要知道什么人有什么观点,只需要知道病理学的知识我们到底理解了多少?在实际工作当中又能运用多少?我们现在只是被动的应付工作,还要老天保佑别出事。WHO肿瘤分类一版版的更新,某些学会又做了什么?快六十年了,只出了那么薄薄的一本书,叫《蓝皮》。
“同意,你都虚心学习,更何况我呢。”,我认为啊,光虚心不行、光学习也不行,你得有效果、你得出成绩、你得有表现、你得有见解;虽不能“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上则为星辰,下则为河岳...”,但无原则的奉迎总不对吧!我们大家都在学习啊,你身在豪门有自己的优势,我在僻壤也有我的乐趣耶,呵呵呵......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 以下是引用一笑 在2006-10-18 0:47:00的发言: 楼上各位老师的说法恕在下不能苟同,我并不否认这是一次学习机会,至于很好的说法也是因人而已了;所谓学以致用是什么意思?中华病理学会的首长很清楚的知道,中国病理的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又为何不在这些方面多做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