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像当年的麦当劳一样,星巴克终于打进我们这座城市里来了!几天以前路过吉大国贸偶然发现那里竟然有一家星巴克开业了!于是摸了进去,一股浓香的咖啡奶味儿迎面扑来。柜台那儿站着两位年轻斯文的男生忙活着,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广东话。本来打算在这里买一杯拿铁咖啡喝点新鲜的,但看看那价目表,呵呵,还是算了吧!为何涅?就是被它的价格给雷倒了。
记得第一次认识星巴克是两年前在新加坡,乌节路上有一家星巴克店,里面人气很旺的;儿子告诉我:“它是星巴克”,当时我还很震惊地问他:“你去过的呀?”儿子点点头答道:“去过,网上去过”,那怎么能叫去过的呢!呵呵。后来在新达城、圣淘沙岛也遇到过星巴克店,有一次我已经走进去了,想为儿子买一杯星巴克什么特饮之类,但是一看到随便1杯什么饮料都要7-8块新币(约合35-40元人民币),于是反应不知怎么变得迟钝了起来,人傻傻的定在那里,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儿子在身后发出了指令:“向——后——转!”于是我像木偶一样机械地转过身来,乖乖地跟随儿子离开了那家星巴克店。出来后儿子对我说了一句颇为幽默的话:“走错啦!这里不是我们来的地方。”呵呵,Maybe or Right.
后来去澳门好几次都与星巴克不期而遇——市政厅喷水池有一家,还有威尼斯人Casino那儿也有一家。从那里飘出来的咖啡奶味儿总是很香醇、很诱惑人的。但总没有勇气进去为自己买它一杯。
再后来,这里吉之岛超市弄了一个什么美国食品节,卖瓶装的广州生产的星巴克咖啡,打折促销,于是咬咬牙买了两瓶:摩卡及咖啡两款星冰乐,喝了也不觉得味道就怎么样,反而感到物非所值,竟有后悔之感。
在网上查询了一下,一杯星巴克咖啡在它的老家美利坚大约卖2块美金的样子。在这里却要卖到二十多、三十多块人民币1杯是否有道理呢?
星巴克诞生在西雅图,那里一年要下半年的雨,星巴克也许真的能驱散阴雨连绵的天气带给那里人们的Depress心境。可在这里却是小资们矫情的地方,他(她)们开车来,带上自己的MAC,为自己点一杯拿铁(Latte)、卡布其诺(Cappuccino)还是什么焦糖玛奇朵(CaramelMacchiato)之类,足以打发午后那一段闲适慵懒的时光。
星巴克现今风靡全球,它带来的是一种美国文化。很受年轻一代,特别是小白领阶层的追捧,还有就是生活在这里的那些外国人了,大约一如我们身在海外时对中国城中餐馆的流连忘返吧?
当我在百度上搜索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各大城市每杯销售价格时,那里有一条发帖有点趣呢:
星巴克的咖啡一杯多少钱?
我很想进去喝.
但是怕太贵.买不起会丢人.
知道的说下哈。
还有一篇文章也很有趣顺便转贴过来哈,从中大约能感受80后、90后白领小MM的情怀了:
省女玛利亚教你12元喝25元星巴克
这是在我家附近星巴克拍的,以前的周末,我总是躺在床上看电视,无聊乏味,幻想着街角那些行色匆匆偶尔回眸一笑的帅哥,我就来星巴克喝下午茶了。星巴克的咖啡真是非常可口纯正,这是我刚点的一杯“冰拿铁”,做白领偶尔也要心疼心疼自己嘛!况且只花了12块!我没有写错哦,确实是12块,不是25块钱,因为我的冰拿铁是“DIY”的。
刚才我正要点冰拿铁,一看,我靠,25块,虽然我不在乎这点钱,可是白领也有父母啊!省一点会死吗?我就装作第一次去星巴克的样子问服务员:“请问,咱们的冰拿铁是用什么咖啡粉调制的?”
服务员就为我解释说星巴克的咖啡粉特别好,将奶直接冲入浓缩咖啡中更有丝滑感受……听到这里我斩钉截铁的打断服务员说:“不用介绍了,给我打一杯espresso吧!顺便帮我打一杯冰,谢谢。”
拿到12块的espresso和一杯满满的冰块后,我淡定而优雅地走到调味吧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铃儿响叮当之势,找到所有全脂奶,将热热的espresso和全脂奶都倒进了冰块被子里,拿搅棒搅拌均匀了,哇!一杯超值的12元espresso制作完成啦!
说到这里,我想特别鄙视一下怕花钱而蜗居在家里的宅同事们,身为21世纪世界上最耀眼的国家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位东三环CBD白领,在闲暇之余走出门来享受午后阳光喝杯下午茶,有什么不值得吗?不就是12块钱吗!
我特想告诉我们那些在家睡大觉浪费时光的同事们,别说你没钱,是你不知道钱怎么没的。享受精致生活和奢侈腐败根本不是等号的关系,我们要享受,但却要精明。我是省,但我不抠,我是花,但我不乱花。
原价:25元冰拿铁,其实只需要12元!
星巴克终于打进我们这座边城来了,于是我也在问自己:那到底要不要去真实地感受一下呢?像省女玛利亚那样,用12元喝出25元的冰拿铁来?
在星巴克店里调味吧台booklet架上我随手翻看了一下那里印刷精美的数种宣传小册子,发现星巴克中国的口号是:演绎经典咖啡、追求完美的热情...
看来腰包不鼓的话,要喜欢星巴克LOGO这位头顶王冠、长发双尾的小美人鱼还真有点困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