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页/25条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回复:25 阅读:6472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

Rebecca 离线

帖子:2771
粉蓝豆:52
经验:3408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4 23:12|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病史摘要:

 

女性患者王X 30岁

 

主诉无意间发现右侧乳晕下一包块.

 

外科情况右侧乳晕下可扪及一3.0X3.0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活动度尚好。

 

B超:发现右侧乳晕下可见一29mmX28mm液性暗区,边界清晰。

 

临床诊断:右侧乳腺囊肿

 

 

常规消毒下行细针吸取穿刺,抽吸出约7毫升淡咖啡色液体。全部离心,取试管底部沉淀物常规涂片、制片。HEX5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1
    图1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2
    图2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3
    图3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4
    图4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5
    图5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6
    图6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7
    图7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8
    图8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9
    图9
  • 1例右侧乳晕下囊性包块FNAC(T1013)图10
    图10
标签: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5-24 23:18:00 编辑
0
signature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水中央 离线

帖子:2698
粉蓝豆:1119
经验:7190
注册时间:2009-10-07
加关注  |  发消息
21 楼    发表于2010-05-29 17:01: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 Rebecca 老师,好好跟着学了一下。
0
回复
signature
刀锋上的蚂蚁

Rebecca 离线

帖子:2771
粉蓝豆:52
经验:3408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22 楼    发表于2010-05-31 17: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5-31 23:05:00 编辑

MBW(马博文)老师的点评(ZT)

 

同意Rebecca的诊断意见。细胞学为什么会断定囊性?有些网友会这样提出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没有看到囊壁、囊腔和囊内容物的切面,但要知道细胞学穿刺是由诊断者操作的,因此均为第一手证据性资料。首先得抽出液体,它的颜色、浓稠度、质地等也是参考的重要依据,没有腔隙空间就没有液体,反过来有液体就有腔隙。第二,其中的细胞成分分析,有积液、黏液或渗出就有有细胞反应,最应当见到的就是吞噬细胞,如浆膜腔积液中的泡沫样细胞大部分的“印戒细胞”等,被动或主动灌满了一肚子水,怎会没有空泡?如果是导管渗出,脱落的细胞必定有其表面的上皮细胞,此时的上皮细胞已非原有导管上皮的形态了,细胞的功能或能量系统出现问题了,就是说形态也随之改变,本例中的大汗腺样细胞就是其中之一,是变化而非原有皮肤汗腺细胞,胚胎时期的汗腺内陷形成乳腺的各级导管,早已变为导管上皮细胞。皮肤的汗腺细胞位置要浅表得多。可能会有增生的导管上皮细胞与大汗腺样“化生”细胞,问题来了,它是化生吗?请翻开教科书“化生”的定义,有思考就会有结论,相信诸多老师会有结论的。

在本例的诊断上我个人不主张直接与组织学对应,大致对应就足矣!这样的诊断语言已在本网发表过,就不再重复了。本例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伴有大汗腺样变和导管扩张。

在鉴别诊断上应当与吞噬细胞鉴别,嗜酸性颗粒样胞质与泡沫样胞质应当能识别。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发生的大嗜酸性肿瘤要鉴别,深层部位是基础依据,异性型与单一性是重要依据。

 
0
回复
signature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

海上明月 离线

帖子:9476
粉蓝豆:1172
经验:10007
注册时间:2009-08-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3 楼    发表于2010-05-31 18:2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请教:乳晕下几近3cm的囊性肿块,针吸出7ml液体,诊断乳晕下纤维囊性乳腺病是否合适?

大汗腺化生是肯定存在的;细胞簇团的结构和细胞形态没有异型性,所以是良性的,也基本可以考虑;是伴大汗腺化生的囊性增生性病变,还是囊性伴大汗腺化生的肿瘤?有待组织学证实。

0
回复
signature
王军臣

Rebecca 离线

帖子:2771
粉蓝豆:52
经验:3408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24 楼    发表于2010-05-31 19:50: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5-31 19:52:00 编辑
以下是引用海上明月在2010-5-31 18:22:00的发言:

 请教:乳晕下几近3cm的囊性肿块,针吸出7ml液体,诊断乳晕下纤维囊性乳腺病是否合适?

大汗腺化生是肯定存在的;细胞簇团的结构和细胞形态没有异型性,所以是良性的,也基本可以考虑;是伴大汗腺化生的囊性增生性病变,还是囊性伴大汗腺化生的肿瘤?有待组织学证实。

 

提得很好。

 

关于这一例我报告是:考虑为纤维囊性乳腺病合并大汗腺化生,还是稍留有一些余地的。

 

还有其他的病变,就是散在的顶浆分泌的泡沫细胞,慢性炎性细胞。不仅只是大汗腺化生及形成假乳头样突起的形态表现。

 

这类纤维囊性乳腺病可能不止一个囊,可能还有微囊及卫星囊存在,也有纤维结构不良表现;它的特殊性在于临床上只表现为“孤立或单纯性囊肿”。

 

这例关键是能提示它是乳腺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即可。如果报告导管乳头状瘤是需要接受进一步造影探查,甚至手术探查的。这个部位首要的鉴别诊断就是导管乳头状瘤、派杰氏病,但它们各自都有比较典型的临床特征和镜下形态学特点的。

 

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

海上明月 离线

帖子:9476
粉蓝豆:1172
经验:10007
注册时间:2009-08-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5 楼    发表于2010-05-31 23:0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Dr.Rebecca的细心解释。

0
回复
signature
王军臣
回复:25 阅读:6472
共2页/25条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