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姓 名: | ××× | 性别: | 女 | 年龄: | 70岁 |
标本名称: | |||||
简要病史: | 腹痛5天,CT左肾占位 | ||||
肉眼检查: |
学习:
六楼列表的病例10和病例11与本例可能可以参考比较,不一定是同一种肿瘤,但是均具有形态学的多样性特点,造就了分类的诊断的困难性。
本例低倍可见纤维分割的“假小叶”样大小不等的多结节状分布的肿瘤组织,大致可见嗜酸性胞浆细胞为主区,和透明空亮胞浆细胞为主区。未见正常肾脏结构和可能肿瘤部位信息。
很有意思的是核异形性略小的嗜酸性细胞为主区(图7-10),把裂隙当管腔象是密集的间质稀薄的腺管腺泡样结构,把裂隙就间隙就是纤细轴心的不规则乳头状结构,还是倾向为嗜酸性乳头状癌样改变。
图4-6好像是类似图7-10基础上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明显增加区域,但结构上更像是不规则腺泡样、微乳头样、器官样的改变,细胞核多形性,可见巨核、双核、畸形核细胞,好像是大细胞性的未分化癌样改变。
图11-16似是融合性生长的小管样结构呈假乳头样、微乳头样、网状生长、实体样模式,可见坏死。细胞核圆形椭圆形,核仁明显;胞浆嗜双色亦可见透明胞浆细胞。感觉为一个高分化的肾细胞癌?
图二比较符合透明细胞癌的形态学。
期待学习
以下是引用海上明月在2010-8-20 0:48:00的发言: 谢谢!谢谢Dr.djdnx 对上述肾肿瘤的汇总以及对最后诊断的关切和提醒。欢迎各位网友各位专家对上述某些病例在浏览每例全部讨论后做出一个意见。金主任和我、还有本版两位助理工作繁忙中难免有服务不周的地方。我们会待机抽一些时间对这些病例进行梳理和小结。谢谢您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广大网友和专家对本栏目的支持、关爱、帮助和理解! |
老师们已经是非常辛苦了,在这里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分类汇总可以让老师们更容易回顾了解,让我们学习者方便总结、归纳、比较、积累、学习。各贴中都有很多老师们的归纳总结和诊断思路的介绍,真的是百宝箱。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传道、授业、解惑。
Num |
楼主 |
发表时间 |
地址 |
诊断 |
病例1 |
2010-1-26 22:47 |
左肾黏液稀少的以梭形细胞为主的MTSCC | ||
病例2
|
Xljin
|
2010-2-23 |
此案未结 左肾下极混合性成分的肾小管上皮来源肿瘤(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乳头状腺瘤)+中部透明细胞癌?上皮样血光平滑肌瘤 | |
病例3 |
2010-2-10 23:36 |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部位不明) | ||
病例4
|
Xljin |
2010-2-20 19:25 |
此案未结 倾向嫌色细胞癌 | |
病例5 |
Xljin |
2010-2-20 16:56 |
此案未结 右肾上极肾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普通型肾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鉴别 | |
病例6
|
Xljin |
2010-3-28 20:54 |
右肾上极黑色素性Xp11易位肾癌 | |
病例7
|
Xljin |
2010-6-30 5:47 |
右肾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 |
病例8
|
Xljin |
2010-7-1 17:41 |
未最终提出,倾向为右肾包含肾透明细胞癌、肾细胞癌-不能分类、肾皮质乳头状腺瘤成分的肾小管上皮源性肿瘤。 | |
病例9
|
笃行者 |
2010-7-9 21:20 |
1、(左)肾脏透明细胞癌,核2级。并伴有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形态与肝脏转移癌相似。2、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分化较好) | |
病例10
|
2010-7-12 14:26 |
原单位意见:1、冰冻:右肾下极低级别上皮源性肿瘤,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待除外;2、常规:细胞癌(内含透明细胞、梭形细胞等成分,实性、管状等结构),结合免疫组化基本符合粘液贫乏性小管状梭形细胞癌。 | ||
病例11
|
2010-7-12 14:42 |
此案未结 明月老师提出可能的诊断 左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ASPL-TFE3肾癌) | ||
病例12
|
2010-7-14 8:15 |
此案未结,倾向为肉瘤样肾细胞癌 | ||
病例13
|
xljin
|
2010-7-14 10:33 |
右肾后肾间质肿瘤 | |
病例14
|
xljin |
2010-7-28 7:14 |
此案未结,1)乳头状肾细胞癌?2)肾皮质乳头状腺瘤?3)乳头状嗜酸细胞瘤? | |
病例15
|
shangdongzhang |
2010-8-18 11:26 |
正在讨论 |
本例最为显著的组织学特征就是乳头状结构,有大乳头,也有中等大小的复杂乳头。即便是分化很差的区域(图4-6),也有乳头趋势或实性乳头,肿瘤细胞从透明细胞到嗜酸性细胞,有过渡,有的胞浆内可见嗜酸性颗粒,构成一个连续的细胞谱系。核仁很明显。 如果说是透明细胞与嗜酸细胞混合组成的杂交性肾细胞癌(杂交瘤样RCC),那患者有可能是BHD综合征肾癌。可是,BHD综合症患者是一组病变,诊断标准需要有肾多发性肿瘤(甚至可在双侧肾脏发,同时伴有皮肤肿瘤(如纤维毛囊瘤、外毛鞘瘤等毛源性肿瘤)和肺部病变(肺囊肿),甚至大肠癌。一般来说发病相对较年轻,没有这例那么年老。本例只是一个肿瘤否则只有在癌中转移癌才可见到混合性肿瘤。所以不会是BHD综合症患者。 回过头来,还是要琢磨乳头状构筑,在有乳头状结构的RCC上做文章。再思考。 |
以下是引用wfbjwt在2010-8-18 12:47:00的发言: 感觉是两种癌混合,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 |
非常赞同2种基本形态!
乳头状RCC倾向II型;
二种形态的癌都有Fuhrman核分级的异质性区域,核大和核仁大部分为4级。
实际上染色体易位肾细胞癌(Xp11.2)并没有特殊的形态学标准,主要根据患者年龄、细胞遗传学检查和IHC TET3+ 来确定。
当然,少数成人和老年人也可发生染色体易位RCC。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预见发现有其他染色体易位的RCC必将更多。
问题在对预后和治疗它们是否与普通(Conventional)RCC有区别。目前的资料仅证明ASPL-TFE3易位RCC预后差,其他易位型RCC 尚待研究。
echohanxiao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