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宫颈细胞学诊断鳞状上皮异常不外乎三方面:1、鳞癌;2、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癌,变化最大,不确定性最大,诊断最为困难,风险也最高。真希望有一个正如菊形团老师所说的ASC-C这样的诊断术语来解释在诊断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诊断困境。其次是高级别。最简单的是低级别。
癌需要与高级别鉴别,但却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因为两者的处理都一样。我认为在癌的鉴别诊断中最需要关注的是癌与反应性改变的鉴别。因为一旦出现失误就是严重漏诊。
把怀疑癌的病例放入ASC-H,我认为是很不恰当的。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者叫疑侵袭癌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这两个诊断术语都把癌的问题当作癌前病变来处理了。癌的诊断标准与高级别有非常大的差异,在鉴别诊断过程中癌,高级别,低级别需要需要分成相对独立的三个类型,需要完全不同的诊断思路。
随着对宫颈癌前病变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严格的诊断标准、评价指标来诊断低级别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这些诊断标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条条框框。癌,却正好是对这些我们精心编织起来的条条框框的一种突破。
哈哈,也晒晒我心目中的TBS分级,觉得这样分级有道理支持一下哈,抢太阳老师的生意啦:
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ASC-H)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鳞状细胞癌 (HSIL-C)
鳞状细胞癌(SCC)
另外:宫内膜TBS分级:AGC-NOS
AGC--FN
ACC
在制定TBS标准时确实有很多人提出(其实本人也曾有机会面问Diana Solomon教授)既然有ASC-H为啥没有ASC-L,答案就是ASC-US包括了ASC-L和一些不典型细胞甚至不能区分(怀疑倾向)高级别或者低级别时(如非典型的修复、一些物理治疗(如放疗后)的改变等等。所以取消ASC-US还是会碰到问题(就是不能辨认不典型细胞的H 或L倾向的时候没法报告。我倒是认为在ASC-H中不妨加入不除外浸润性癌这一条,也就是变为ASC-H/C;哈哈哈,个人意见,不足挂齿,仅供一笑。
看起来问题就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建议,实质是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所有鳞异常的级别。目前有人认为 ,ASCUS更多的是倾向于LSIL,即把ASCUS归入鳞异常的范围。如果抛开ASC-H,那ASCUS不除外LSIL与不除外SCC如何区分?要怀疑SCC,仅有几个趋成熟的病变细胞或胞浆多形性是不够的。相对成熟的ASCUS故然不除外LSIL,相对幼稚的ASCUS故然不除外HSIL,那不除外SCC还需有哪些判断特征,背景并不一定可靠。